你知道关于火锅的历史吗
2020-05-08
历经到汉代,通过研究出土文物,发现了东汉文物“镬斗”(青铜火锅),随后在发掘海昏侯墓时,陪葬品中发现了火锅炉,证明了西汉时代火锅已经出现。
到了三国南北朝时期,在《魏书》里记载,魏文帝使用“五熟釜”,可以同时煮各种不同的食物,是世界上早的鸳鸯锅。而到了南北朝,“铜鼎”是普遍的家用器皿,也就是现今的火锅。
到了唐宋时期,关于火锅记载就更为详尽了,唐朝白居易的《问刘十九》诗:“绿蚁新醅酒,红泥小火炉。晚来天欲雪,能饮一杯无?”就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当时吃火锅的场景。
在北宋时期,吃火锅蔚然成风,著名的学者林洪的《山家清供》里就记载了宋代火锅的做法:“山间只用薄批,酒酱椒料沃之,以风炉安座上,用水少半铫。候汤响一杯后,各分一筋,令自筴入汤、摆熟、啖之,及随宜各以汁供。”意思就是林洪访问隐士,两个人抓了一只兔子,几个人在桌上放个生炭的小火炉,炉上架个汤锅,把兔肉切成薄片,用酒、酱、椒做成调味汁,等汤开了夹著着片在汤中涮熟,蘸着调味料吃。

后来到了清朝时期,火锅故事中富盛名的便是乾隆皇帝举办“千叟宴”了,乾隆甚喜火锅,大宴四方,据说千叟宴上同时吃火锅者达到5000人,光火锅便有1500个之多;盛席之上,言笑晏晏,亦是火锅之魅力,亦是大国之气度。
现如今,火锅亦是风流俱矣,在美食行业中占据极重要的地位,有人笑言,世上没有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,如果有,那就两顿。
而十吉火锅即为火锅中的上上之选,抛去火锅本身的讨喜之处,十吉火锅拥有自身的特色文化,来来十吉火锅吃饭,吃的不仅仅是鲜美的涮菜,不仅仅是鲜香的底料,更多的是有关于内心深处的记忆情怀。
上一条:如何选择好的火锅底料